(专业代码:080901; 层次:专升本; 学习形式:业余)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富有工程能力、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良好的专业素质,能胜任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与硬件系统集成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以及与IT应用相关的工程设计与开发工作。
(1)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备扎实的专业、工程知识,熟悉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有效运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融合多学科知识,研究、分析并解决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3)具备与团队成员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协同工作,掌握与工作领域相关的前沿技术,担当工作团队中的骨干角色;
(4)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认识到需要发展的技能或领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增加知识并提升能力,适应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及职业的变化,具有职场竞争力。
二、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3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低修业年限2.5年,最高修业年限5年。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学分与学时分配
学分安排 课程类别 | 合计 | ||
学分 | 学时 | 比例 | |
公共基础课 | 22 | 396 | 25% |
专业课 | 38 | 684 | 42%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6 | 108 | 7% |
实践教学环节 | 23 | 414 | 26% |
合计 | 89 | 1602 | 100% |
(二)学位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位英语、毕业论文(设计)、高等数学(2)。
(三)主干课程
1. JAVA语言程序设计(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面向对象的跨平台程序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上最新的计算机编程设计思想,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深入学习与研究夯实根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原理与语法规则,熟练掌握数据类型、数组、Java类的定义与使用和异常等;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内涵: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等; 学习AWT与Swing组件的编程技术。初步运用Java技术和基本开发工具进行计算机软件代码设计。
2. 数据结构(3学分,54学时)
数据结构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组织、存储和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结构的算法设计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编写出正确、清晰、质量较高的程序,并且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图、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数据结构研究数据的组织方式、内容丰富、学习量大,隐含在各部分内容中的方法和技术多,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所必需的数据结构的算法。要求学生掌握贯穿全课程的动态链表存储结构,掌握算法设计的动态性和抽象性。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的特征,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应算法,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与空间性能分析技巧,并培养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
3. 操作系统(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概述操作系统的形成、类型和功能;阐述了进程管理的主要方法,包括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的同步和通信、调度和死锁等问题;详细介绍了存储器管理的分页、分段的存储管理方式和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以及实现原理;讨论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以及磁盘存储器的管理原则;介绍了操作系统接口的各种实现方式;简述了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的结构、进程同步和进程调度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多媒体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中的需解决的问题和接纳控制的工作原理以及多媒体存储器的分配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作用和模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过程。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不少于500个英语专业词汇,提高学生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每章节涵盖一定自学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4. 计算机网络(3学分,54学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体系结构,初步掌握数据通信、各层网络协议和网络互连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算法,使学生有较为全面、系统、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学习其他课程以及从事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开发、管理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和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协议;同时介绍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和管理知识,使学生对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理解。
5.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3学分,54学时)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面向实际应用,它研究如何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用性。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数据库应用领域已从数据处理、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扩大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信息系统等新的应用领域。
数据库概念及架构、概念模型、数据模型、关系模型、SQL语言、数据存储与索引、查询处理及查询优化、数据库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事物与数据库并发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机制,熟练使用一种常用的关系数据库系统。
6. 软件工程(3学分,54学时)
软件工程是以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主,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以及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质量保证的相关知识;建立软件开发的工程化意识;为学生将来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与技术,参与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与维护工作打好基础。
四、教学形式
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成人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情况,采用线上(含直播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线下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时的20%。鼓励通过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学时、学分
总学分89,以18学时计为1个学分,总学时数1602学时。符合学校课程学分认定情况的,学生可申请认定相关课程。
根据《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登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上理工继教〔2020〕4号),符合学校课程学分认定情况的,学生可申请认定相关课程。
鼓励和探索“学分银行”开展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与转换。
六、考核要求
课程考核立足课程特点和基本要求,将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相结合。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期末考试原则上应为闭卷考试。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不超过 80%。
七、毕业要求
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89学分方能毕业,具体要求如下:
(一)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二)能力
1.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
2. 使用现代工具解决工程问题:能够针对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计算机和软件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3. 沟通:能够就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4.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三)综合素质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责任。能够理解和评价对计算机和软件工程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四)岗位能力与配套课程设置
1.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能力: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专题系列讲座。
2.使用现代工具解决工程问题:网页制作、网页前端开发、Python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网页前端开发、web开发技术、移动应用开发。
3.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数据结构课程设计、Java web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论文撰写。
4.项目管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
八、学位
1.达到学位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 学位毕业论文(设计)通过双盲检查、学位论文复查。